One note to Leiden Bibliotheek
电子日历上显示今天是德国15世纪的印刷技术发明家Gutenberg的忌日(1468-2-3)。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的毕昇活字排版技术经Gutenberg的改进(如今的研究已经推翻了Gutenberg独立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的说法,参见潘吉星论文),使西方的图书出版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1455年出版的Gutenberg Bible(又称“十四行圣经”)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也就是最早的所谓“摇篮本” (incunabula,这个术语是荷兰人首先使用)。1500年以前的西文印刷书存世有限,一部看似不起眼的摇篮善本在欧洲的拍卖会上经常身价数百万欧元,难怪现在世界各地都开始重视起摇篮本的搜集和书目整理工作,包括中国(这方面,浙大的同事沈弘先生是专家)。
我注意到牛津的饱蠹楼(Bodleian,一直很喜欢钱锺书给这个图书馆取的戏称,索性拿来当tag)去年六月发起了一项Gutenberg计划,意在加强保护和深入研究欧洲摇篮本,而首期合作图书馆就包括大英图书馆和莱顿图书馆。如此看来,莱顿应该也保存有相当数量的(虽然不能和英国和法国的国家图书馆相比)摇篮本了(图书馆的宣传小册子封面就是类似Gutenberg Bible的图案,想来应该是珍贵藏品)。我初步查了一下ISTC书目,莱顿在编的摇篮本有649册,或许不全,待我有空去善本部核对一下,也顺便去地图部看看。
世界上著名的国家图书馆,我只去过法国的密特朗图书馆,在DC的时候竟然没时间进入世界最大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光顾一番,实在可惜。元旦前去了趟位于海牙的荷兰皇家图书馆,规模不大,里面倒是有一个乐谱图书馆很有特色。
补:3月30日在伯尔尼时顺便去了瑞士国家图书馆,也很令人失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