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10.10
What you lose on the swings you gain on the roundabouts. -- 这句英谚在今天获得了最大程度的验证。一大早集合去Den Haag Voorburg参观国际刑事法庭(ICC-CPI),除了那个可爱的法国官员,讲座部分都比较枯燥,里面还不能拍照。中午本打算和另一位同学一起去传说中的Kimchi House韩国料理店(地址是:Korte Molenstraat 15, 2513 BM Den Haag),走到那里竟然关门。不过在这两段时间之间,也就是从VVV问好去烤肉店路线之后往Mauritshuis方向走的时候,我在广场的旧书市竟驻足两个多小时,吸引我的是其中一个旧明信片摊位。摊主虽然做了一些分类,比如按国家、电影类、漫画类等等,还有一个盒子的首日封和极限片(后者有不少品相完好),但个把钟头,根本不足以全部浏览,我也只粗粗翻了一下摩洛哥、德国、法国、瑞士部分。本来有心想挑几张自己去过(如巴黎圣母院、少女峰)和将去之地(卡萨布兰卡)的实寄风景片,但没挑到卡、票、戳、字俱佳的,
正在将要离去的时候,突然瞥见同学翻出来的片片当中有一张德国科隆大教堂的明信片,看了一眼邮戳,98,第一秒反应1998年;第二秒发现卡片泛黄,不像是只放了10年的纸头;第三秒仔细一看,原来是1898年!
确切的说,是1898年10月10日,这个日期被按照书信格式写在卡片的正面,十分清楚,寄出戳是10月11日,亦清晰可辨。按照当时明信片的风格(或说格式),卡片背面写的是收信人的姓名地址,这张卡是寄给巴黎Moscou大街15号(大概因为19世纪的邮件量还没有现在这么大,所以还没有出现邮编定位的方法。甚至法国都不用写,写个巴黎就可以,足见大城市的优越。这个地址位于现在巴黎市内8区,相当的中心,靠近大剧院和老佛爷。)的Graud Adam夫妇。红色德国帝国邮政的邮票面值10芬尼。盖在“Post-Karte(明信片)”这个字上的那个戳标着“11/98”,应该是1898年11月寄达的落地戳。寄卡人曼妙的花体书法实在令人赞叹,但这些还不是最值得称道的,且看印有科隆象征的大教堂的卡片正面:上面一半是著名的Kölner Dom的照片,画面下标的“Grup aus Köln”我想是科隆组照的意思,如果这是科隆的一套风景片的其中一张的话,无疑这是最重要的一张(施工耗时长达6个多世纪的大教堂当时刚刚落成不到20年,在19世纪的世界相当于20世纪纽约世贸大楼的地位);留白的下面一半自然成了寄卡人表情达意的空间。在我翻阅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明信片中,这种样式似乎是那时比较时髦的设计。寄卡人用的是法语,这段话大致翻译如下:“亲爱的先生和夫人:吾明日即赴伦敦,旋至巴黎。与君相见,不亦悦乎,抵后定当拜访。恭祝安康。”落款是Sidney J. Allison,是名英国男子,与收卡人应是好友的关系。--这段描述倒让我想起最近看的D. M. Thomas的《白色旅店》(The White Hotel),书中第二章引述了各位旅客所寄的明信片,在那个弗洛伊德渐渐流行的时代(20世纪2、30年代),明信片竟成了偷窥别人生活的隐秘工具(对写明信片的人如是,他们喜欢记下对旅途所见人物景致的评价,与亲友分享八卦,不像现在发个短信即可传达,对读明信片的人--不论是否是真正的收卡人--亦如是)。虽然无法查到这个人的资料,但百十年前(几与母校生日相近)一个普通的欧洲人在一个普通的日子写下的一段普通的旅行计划和生活点滴就像装在漂流瓶里的问候,历经三个世纪完好无损,无意间落入我的视线,进入我的阅历,真是一种奇妙的时空跨越。这样的机缘也许只有亿分之一,我后来再也没找到如此引人遐思的卡片,只好作罢,最后我挑了两张1981年的首日极限片,一张是英国的中世纪哑剧,另一张是德国的邮政纪念日,一起结帐,以上每样均只需0.5欧。
这份收获带给我的兴奋甚至超过了后来去埃舍尔美术馆(Escher in het Paleis)的欣喜。不过,Escher给我的是另一种surprise gift,在书本期刊上见过无数次的“飞鸟与游鱼”系列,此刻近距离端详起来,更加震撼人心。他的版画更像是心理学家和数学大师的杰作(事实上他在设计过程中也参考了大量拓扑学原理,比如他喜欢画的莫比乌斯带),我尤其喜欢他作于1956年的那幅石版“Bond and Union”,用莫比乌斯带来比喻爱情,真是妙不可言。他的视错觉作品有一种催眠效果,长时间盯着看会被吸入画中而不可自拔,也许我说的有点夸张,不过这是一个好玩的赏画过程,更像是一种互动游戏。实际展馆三楼就有一个戴目镜耳机的虚拟现实录像,可以在这个virtual trip里做一些互动游戏,另外还有其他根据Eshcer作品设计的游戏,成为这个美术馆很值得推荐的一个重要原因。







2 comments:
Eric同學~
你竟然對於「該出色明信片是從先發現的同學手中硬生生搶過來的」這件事隻字未提,難道不會良心不安嗎~ :p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