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好人
我是边吃晚饭边看完的片子,恰好里面也有几个吃饭的镜头,很巧合的与贾樟柯的现实主义来了次互动。
然而,贾樟柯这次一反常态但又不动声色的在电影中加入了四个超现实主义的画面特效(补:据说《世界》里也有加入动画,应该是先行的试验,不过我没看过),两个和沈红(赵涛饰)有关,分别是UFO在天空滑行(这段韩三明先看到,功能明显,用于引出第二条故事线)和那个长相古怪的雕塑(据说是未完成的三峡移民纪念碑)如火箭般飞离;另两个和韩三明有关,都在影片尾声处,他和前妻蹲坐地上吃糖的时候突见远处房屋定向爆破倒塌(这处特效非常隐蔽),最后他带工友一起离开时回望拆房场地时出现在半空的走钢丝者。四次空中异像,都是主人公翘首而望的画面交待。
我非常欣赏他在保留他固有的长镜头(这也是我格外喜欢的镜头语言,特别是影片开头分三段淡入长达三分钟的平移镜头令人印象深刻)的同时,也开始注意画面的凝炼与干净,已经减少了很多《站台》《小武》中的粗砺感,印证了贾樟柯正从纪实到写意过渡的说法。电影里的夔门多美啊(虽然无法和张艺谋那种风景明信片似的做作画面相比),我却没有到过三峡!
这次贾的选题能得到更广泛的共鸣,也有很大程度的机缘巧合,三峡的大背景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表现了积极的关注。他对三峡大坝、拆迁(抗迁)、移民、拐卖人口、买妻、山西私矿、国企转让等敏感话题都有恰当的涉及,这次能审查出国评奖并公映说明了国内环境的逐步宽松。特别要说一下的是,导演在该片中的叙事也尤其清晰,两条线,韩三明和沈红都是远道前来三峡寻人,一个找16年前的妻子,一个找现任丈夫,最后两人都面临作“决定”的处境,这个关键词是从那个丈夫工伤断臂的女人嘴里说出来的——“总不能坐着等死吧,总要做个决定嗮。”两条线除了少数关系不大的交集点外,基本平行发展,发展的结果是:沈红决定离婚,韩三明决定接回妻子,一散一聚。讲的依然是小人物的故事,展现的还是大世界的画面。
贾的电影风格明显,怀旧是他的另一张标签。他再次借片中人(小马哥)说出了这个关键词:“这个社会不适合我们了,因为我们太怀旧了。” “怀旧”在电视里的周润发、手机铃声《好人一生平安》和《上海滩》、芒果香烟纸上写的老奉节地址、酒吧里的《酒干倘卖无》、拆迁房墙上的旧贴画、甚至是毛体片名等等不同载体间游移,最终落在了两个主人公对“旧”(时间和空间)的取舍决定上。
我想看了电影的人都会注意到导演设置的四个提示词“烟(Cigarettes)”、“酒(liquor)”、“茶(tea)”、“糖(toffee)”,这非常好的回应了影片的英文片名——Still Life(静寂的生活或者静物生活),四种代表老百姓人际关系的静物恰恰如同影片在表现国企的废弃景象时用的几幅静物反转片镜头(同样也是令人印象深刻)一样的无声无息地在人物的手间传递,这种纯朴的人际关系在无论是物质还是价值观都飞速发展变化的中国还能静静的存在下去吗?这是怀旧的导演向我们提出的一个没有人能够回避的问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