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遇艺术家
下午3点接到Apple Center的电话,说是电脑修好了,连忙赶去。今天海牙铁路段在施工,来回都要从Den Haag HS(国际站)中转,不过我还是在他们下班前赶到,拿到宝贝,而且因为是在联保期内(Apple的机子每台都有网络记录,不用保修单),服务和更换主板都是免费的。赞:-)
苹果店给的袋子里有张活动宣传单,我看到今晚6点开始在Filmhuis Den Haag有免费的展映活动,这个电影院就在出了CS的街对面,过去看看吧,也不枉我专为苹果跑了一趟。5号放映厅的入口很难找,我是从幕布底下钻进去的(其实应该先上楼,再下旋梯,出来后发现很多人都找不到,汗),里面黑洞洞空荡荡,差点被地上的东西绊倒,放片子的人在楼上说——可以坐下来看,等我视觉适应下来,才看到地上是一个个巨大的圆垫子,每个上面都放了无线耳麦,而偌大的房间里只有我一个人。片子标题即幕幅尺寸(8.83x7.20),投影到被格成一块块的墙壁上,寓窗口看景之意。循环播放的10分钟固定镜头,我看了三遍,刚好可以让我吃完KFC外带的鸡翅,呵呵。画面由两层叠加而成,背景是海牙著名的商业中心,前景是电脑制作的火焰生成和熄灭过程,起火点巧妙地结合在城市背景上的几处,让观众产生city on fire的错觉。我出来的时候,制作人问我感想,我把我捕捉到的细节和对影像用意的理解(theme 1. urban people's ignorance of underlying crises; theme 2. order vs. chaos or their co-existance)说给他听,显然他很感兴趣,拉我坐下来详谈。按他的说法,他的用意是“to explore the ambivalence of 'distance' and 'closeness' in a concrete spatial setting -- a public space, which is central to our daily experience of war and conflict”,我基本揣摩到他的本意,只是我还不习惯于像西方人那样言必及terrorism。拍片人说是受1969年Jan Dibbets的“TV as a fireplace”一片的启发,其实我觉得这样的创作在现代实验艺术领域有很多类似的尝试,对于他的素材,我也有几种设想,于是我跟他交流了去年下半年上海的主题为Hyper-design的国际双年展,他则告诉我今年6月除了威尼斯那个著名的La Biennale,还有德国小城Kassel五年一次的Documenta,说到后者,他连用了4个must,告诉我是一定不能错过的盛会。聊到后来,才知道他是Amsterdam一所艺术学院的青年教师,他有个用info结尾的网站。谈毕,我请他在我的Moleskine上留下大名(Antoni Spittas),我则给他写了行观感。说不定在将来世界各地的双年展上,会有机会看到他的作品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