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rvice
自从去年出于好奇由Anastasia带我去教堂参加平安夜的弥撒而“误食”了耶稣的“血肉”(其实就是含了一片有象征意义的薄饼干)之后,那位尼日利亚大姐已经数次邀请我去参加每月一次的英文礼拜并“规劝”我完成仪式正式入教。被她的热情缠得不行,今天下午5点半叫上新来的一个西安男生W一起过去了(拉个垫背的,这个想法可不好,呵呵),教堂就在法学院隔壁。整个莱顿有各种语言的礼拜活动,甚至日文的都有,但因为属于孟什维克,这个教堂只开放了一间service room(像一个迷你教堂)给我们用,不过这个房间对于统共不到10人的参加者来说还是有点空旷了。礼拜的仪式由唱赞美诗、读圣经、祷告、讲道等环节穿插进行,共一小时。神父名叫Ben,长得像极那幅15世纪吉兰达约的名画《老人与小孩》中的慈祥老人(见插图)。他已经索要了我的email过去,汗。
如果单纯从愉悦身心的角度来讲,唱唱赞美诗还是挺不错的活动。今天很特别的不是像在巴黎圣母院看到的清唱,也不是圣心教堂里的钢琴伴奏,更不是用录音了,而是吉他手(一个数学系的印尼人)现场弹奏哦!竟然很有乡村音乐的感觉。神父的sermon讲的不错,还联系了印尼最近的自然灾害讲上帝对人的考验。不过今天的blessing环节,我就没有再去吃那片饼干了,尽管被Ana失望的看了一眼,呵呵。忽然想到H曾经说过如果我信基督教他就和我断交的话。我虽然对伴随这门宗教产生的文艺财富倾心已久,但还没有到反过来爱“乌”及“屋”对它信仰的地步。
神父住在Delft,是开车过来的。我和他一说起我喜欢的Delft画家Johannes Vermeer,他就兴奋的告诉我他也喜欢画画,而且是一种特别的源自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创作形式,叫dot painting(点画),他甚至组织了一些点画爱好者并建了一个网站。我的天啊,这里有没有人不是艺术家的?还是我本来就是一块艺术的磁石?
(照片为神父本人)
2 comments:
你不光是个艺术家的磁石,还是文学家、画家、建筑家、音乐家。。。任何一个“家”的磁石!欣赏你的博学,赞美你的灵性!!
哈哈,你有粉丝了!!!
小心哦,你可是那个要交那个什么费的组织的成员哦:)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