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Enable the Disabled
刚才看CCTV新闻频道的两会报道,镜头扫过会场,轮椅上的张海迪赫然出现在过道,身子歪向一边,借着旁人的桌子在看材料。我就搞不懂了,如今的剧院基本上都有轮椅座位区(上次订票时看座位图发现,连维也纳金色大厅这样规模不大的剧院都安排了若干轮椅座位),世界最大的剧院人民大会堂在数次内部改造过程中怎么会没考虑到wheelchair accessibility这个问题呢?仅仅“阶改坡”搞搞形式是远远不够的。说到底还是关爱和平等意识在具体生活和设施中的体现。
不由地想起来,去年有一次和Y一起从Orange County坐公车前往UC Irvine,途中有一站有一个坐轮椅的要上车,车靠边停下后,司机把车身徐徐降下,然后下车把那个乘客推上巴士,再将他的轮椅固定在特定的位置,然后回升车身,继续开车。那人到站后,司机仍不厌其烦的帮助他下车。车上的人似乎司空见怪,我和Y却对如此体贴的服务(同时也很费时)甚为诧异。这样的事是绝无可能出现在杭州拥挤缓慢的公交车上的,即便是轮椅可以上下的900路和BRT线路,也不会有司机亲自过来帮你一把。也许在阳光灿烂的加州,大家的心态也都很阳光吧。
在莱顿这样的古城,虽然石子路很多,但只要不是太古老的道路,盲人道照样会铺进小巷。文学理论课的班上有一个叫Piet的同学是个盲人,他用盲人专用的笔记本电脑做笔记,“阅读”转化成盲文的文献,一点都没有困难。前天下课我带Piet出教室,得知他竟然住在Amsterdam附近的一个地方,他还要步行到公交车站做车到火车站,然后坐火车回家,都是一个人,实在令人佩服!我松开手时,一开始还担心他会不会掉进河里,但想到便利的交通系统和乐于相助的路人,就放心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