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September, 2007

弦断红楼空待续

虽也有学者认为曹霑在世时已经完成全本《石头记》,但毕竟署名存世的仅前80回,即使古有高鹗今有雨山雪续本,多数人仍视红楼为断臂之美。殊不知,奇书多戏中戏,在前80回里,就有多处未讲完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三次。

宝玉是大观园里的故事大王,而刘姥姥比他更会诹。在二进荣国府时(第39回),刘姥姥在王熙凤的安排下给众人说笑取乐,做了回弄臣。贾母问乡下有什么新鲜事体,她就给大家讲了个小姑娘雪后偷柴草的故事。刘姥姥是极会铺垫伏笔、先抑后扬的,可惜故事才开了个头,就因马棚走水(失火)被打断,也因为柴火不吉,就没了下文,善见风使舵的姥姥立即换了另一个善有善报的故事来取悦虔信佛教的老太太和王夫人。后人的解释,这里暗埋了“雪报柴(薛宝钗)”的结局--沦为村妇。不过,如果这是一个有结局的故事,刘姥姥又会如何往下编呢?

第二次是在荣国府元宵宴上(第54回),还未待两位说书女艺人开讲,只说了个类似西厢的残唐五代《凤求鸾》的故事梗概,却被贾母一语道破“才子佳人”的老套程式,又一大通“掰慌”议论,结果这个故事便没讲成。不过,虽然故事未讲,“happily ever after”的结局却可料到,这个经过自由恋爱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不是贾母所喜欢和支持的,所以才被她的大批判口水淹没,使大家(包括读者)都没有机会听到故事细节。

第三次是第76回凸碧堂中秋赏月,月圆人不齐,品笛露凄清,为了打破冷场的尴尬,笨嘴拙舌的尤氏勉强学说笑话给贾母听:“一家子养了四个儿子:大儿子只一个眼睛,二儿子只一个耳朵,三儿子只一个鼻子眼,四儿子倒都齐全,偏又是个哑吧⋯⋯”说到这里就因贾母睏倦而止,夜深人散,一个中秋尽显筵席之尾声。这也是个有头没尾的故事,俞平伯的解释是呼应第2回的“宁国公四个儿子”。抛开那些索隐派的帝王论,如果这真是个笑话,又该怎么收尾好呢?

不知是否曹公刻意安排,三次故事腰斩,均与贾母有关,她的权力就有如电影局的审查和GFW的封锁,然而留给读者的却是困难的阅读。

No comments: